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一个大一统王朝,共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,历经29位皇帝,国家持续存在了405年之久。
公元前202年,楚汉之争以项羽自尽于乌江而告终,胜者刘邦得以称帝,正式建立了汉朝,被称为西汉,并将都城设在了繁华的长安。到公元9年,王莽发动政变篡夺汉朝的政权,自立为王,标志着西汉的灭亡。王莽随后创建了新朝。然而,新朝并未持续太久,公元23年,随着广泛的民众起义,王莽败亡,令新朝宣告覆灭。
公元25年,刘秀在鄗城被拥立为皇帝,后来将都城迁至洛阳,继续沿用“汉”这一国号,史称东汉。此时的汉朝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不倒,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,与同时期在欧洲崛起的罗马帝国并列,为古代世界最先进和实力最强盛的国家之一。传奇故事称,汉朝与罗马军团曾有过接触,公元前53年,罗马帝国的执政官克拉苏调集了七个军团,约4.5万士兵对安息帝国发动进攻,结果惨败,克拉苏阵亡,幸存者仅六千余人逃脱,其中一些罗马士兵一路辗转来到中国,成为了匈奴的雇佣军。此时,汉朝与匈奴正在进行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,最终汉军获胜,而部分罗马人也因此被收为汉朝的降将。
展开剩余60%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,汉朝以其卓越的军事力量著称,而后来的唐朝则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亮点。汉朝最辉煌的时期便是汉武盛世。在这一时期,文学、历史、哲学、政治、经济与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了显著的发展。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,他是一位极具才能的政治家、军事家和文学家。在他七岁时便被立为太子,十六岁登基成为皇帝,前后统治了五十四年,成绩斐然。他在内政上出台推恩令,加强中央集权;在外交上,则屡次派遣卫青和霍去病等将领出击匈奴,迫使其迁徙至远北的草原地区;同时,他还命张骞出使西域,加强与西域各族的交往,并征服了闽越、东瓯、南越和朝鲜的卫氏,积极开拓西南地区,设立郡县进行治理。
提到汉朝,不能不提及“汉族”的起源,汉族的名称正是来源于汉朝。自汉朝继承秦朝的遗志兴起以来,历时四百余年,其经济、文化及国家的统一达到了新的高度,逐步形成了一个“四个共同”的民族共同体。这里的四个共同包括:共同的语言、共同的地域、共同的经济生活以及共同的文化。从那时起,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各个族群开始被称为汉人或者汉族。
到东汉中期,由于外戚权力的上升,皇权逐渐削弱,导致后三十年间的政治环境不断恶化,最终东汉名存实亡。公元220年,汉献帝被迫禅让皇位,曹丕趁机篡位,宣告东汉的覆灭。
发布于:天津市